为切实保障广大用人单位和伤病职工的合法权益,让伤病职工尽早享受相关待遇,市劳鉴中心结合深入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“八学八争”活动,推动劳动能力鉴定工作提速、增效、提质,节后快速启动首场劳动能力现场鉴定。
一、鉴定安排更高效。提前筹划,按照分期分批、细分时段等原则,根据鉴定科目种类、伤病程度对鉴定对象进行合理编组、精准分类,提前做好现场鉴定工作预案。同时在窗口受理进一步提升鉴定科目分科准确率和排序合理性,确保鉴定过程通畅,为节后首场鉴定的快速启动做好准备。
二、现场管理更科学。采取信息化人脸识别方式核验身份,现场分组引导、有序叫号,提高工作效率。实行鉴定专家抽取、现场“双盲匹配”、鉴定结论防伪可验证等方面闭环工作机制,做到信息化监管。加强鉴定场地进出管理,建立应急处突预案,分楼层管控人数,确保鉴定过程规范有序。
三、细致服务更暖心。设立“一站式”咨询台,随时答疑解惑,协调解决职工需求。增设“轮椅专区”,为行动不便人员提供便捷。注重人本服务,在现场涉及个人隐私等方面,细心配合职工或家属,最大程度消减伤病职工心理别扭。持续开展党员志愿服务,引导重伤重病职工优先查体,科学安排多科目会诊,减少鉴定等待时间。
四、工作作风更严实。在鉴定前对专家进一步强调现场查体和鉴定评审纪律要求,精准描述伤情,严把评审尺度,恪守职业道德。同时也借助鉴定各环节,对在场工作人员做好重点事项提醒,夯实工作人员的政治自觉、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,进一步依法依规、客观公正开展劳动能力鉴定,营造安全文明、规范有序的鉴定环境。
下一步,市劳鉴中心将围绕年度工作任务和目标,进一步加强组织队伍建设和业务能力建设,在新起点新征程上跑出劳动能力鉴定工作“加速度”。
(市劳鉴中心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