元旦以来,全市急诊、发热门诊(诊室)诊疗人次、120呼救量逐渐下降,疫情态势总体趋稳。一系列数据和现象证实我市疫情防控实现平稳“度峰转段”。
发热门诊就诊量下降 康复门诊呈现小高峰
昨天,在市六院发热门诊,记者注意到,医护人员已经不再穿着严实的白色防护服,而是改穿普通的蓝色隔离衣。这是继1月8日起,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“乙类乙管”后的新变化。
“1月7日106人、1月10日59人、1月11日59人、1月12日29人、1月13日22人、1月14日13人……”这是该院发热门诊近期的就诊人数,整体处于下降态势。
与发热门诊就诊人数同时下降的,还有医院的急诊就诊人数。“1月7日急诊接诊413人,1月15日已经下降到229人。”市六院医务科科长杜乌林介绍,按照“三诊合一”的思路,目前,该院将发热门诊夜间诊疗场所合并至急诊区域,以便更好地统筹医护资源。
发热门诊、急诊的下降趋势也出现在通大附院、市一院等市区多家大医院。而在崇川区任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,发热诊室甚至呈现出“门庭冷落”的现象,“平均每天仅有一两个人前来就诊。”中心负责人曹雪峰透露,该中心实行普通门诊与急诊合二为一,最近一段时间,急诊就诊人数同样明显下降。
与发热门诊、急诊人数下降呈现相反趋势的,则是各大医院的中医康复门诊呈现的就诊小高峰。疲劳、头痛、咽痛、失眠、心悸……很多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在核酸检测转阴后的相当长时间内,会出现各种症状。1月9日起,市中医院开设中医康复门诊,为广大患者提供中医药特色康复诊疗服务。“平均每天都有四五十个病人前来就诊。”工作人员透露。
近期,医疗机构重心随着“阳康”人员增多而调整。在市三院,结合医院作为新冠定点医院3年临床应用经验,该院制订了针对“阳康”后各类症状的诊治协定方——“健脾益肺方”,还推出了包括炎症指标、心功能检测、肺部功能检测等项目在内的“阳康体检套餐”,以便市民及时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。
退烧药不再一盒难求 120呼救量呈下降趋势
显现过峰信号的还有药物需求。“我自己买了10盒布洛芬放在社区,居民有需求可以来领,但最近基本没人来取药了。”15日,崇川区新城桥街道八厂社区党委书记杨烨说,他工作的社区大部分居民都“阳”过了,因此用药需求也跟着下降了。
“新十条”颁布后,南通迅速建立医疗救治联动机制,下设综合协调组等“六组三专班”,统筹财政、发改、市场监管、综合治理等多个部门,全力迎战感染高峰。为保障药品供应,前期,由市发改委牵头,召开“院企司”三方会商,了解药企产能、配送公司存量、医院及药店需求,及时调整更新保供物资品种和数量,全力保障药店供应和医疗机构用药需求。眼下,在饿了么、美团等平台上,市民可以便捷地买到布洛芬、散利痛等退烧止疼药物,药荒焦虑加速缓解。
还有一个好消息是,近期120呼救量显现下降信号。整个南通地区(含各县、市、区)120呼救高峰出现在上月下旬至1月上旬,近期已明显回落。近3天,全市120呼救受理量分别为1646次、1388次、1473次,调派救护车分别为605次、524次、526次。120受理与出车量虽然与去年同期相比仍处于高位,但与高峰时段相比已出现明显下降趋势,且日趋平稳。以市急救中心为例,1月15日24小时出车量已经下降至高峰时期的37.7%。
“随着市级医院医护人员,汽运集团、飞鹤公交驾驶员等力量的支援,人员紧张情况得到缓解。”工作人员透露,随着接警量的下降,部分前来驰援的驾驶员已经撤回。
重症患者高位盘整 一床难求现象改善
1月14日上午9点,市三院院长、市新冠肺炎疫情救治专家组组长韩旭东通过网络,为通州区中医院、如皋磨头医院、如皋三院的几例新冠重症患者进行远程会诊。
“在疫情新形势下,高龄老人和有基础病的脆弱人群绝对数不小,越是快速过峰时,医疗体系运行越是高度承压。”韩旭东介绍,按照分级诊疗和巡诊机制,专家组成员需要随时待命,一旦危重病人出现,需要以最快速度进行会诊救治。目前,市卫健委建立专家会诊制度,依托质控中心,建立儿科、妇产科、精神科、心血管内科、内分泌科、肿瘤科等15个专家组,与新冠病毒感染医疗救治专家组协作,对新冠病毒感染合并相关疾病的重症病例进行救治指导,切实降低病亡率。
面对高位调整的重症数,保障床位是首要任务。为扩容资源,我市投入3.08亿元专项资金,迅速扩容重症救治资源,建设改造1560张重症救治床位。同时,加强重症医护梯队建设,累计培训考核可转岗医师1602人、护士4100名。
市卫健委还建立了“总院长”制度,由市卫健委分管副主任担任全市医疗救治“总院长”,各三级医院和各县(市、区)卫生健康行政部门主要负责同志担任“分院长”,对区域内医疗资源实行统一指挥、调度、配置、管理。重症高峰期,医联体牵头医院早上调度,复盘前一天救治情况,预判解决当天工作难点;中午调度,就上午门急诊情况进行分析,发现并解决问题;晚上调度,由分管院长到急诊现场坐镇指挥,确保迅速分流救治。
14日,95岁的患者朱某从市六院转诊到市北康复医院接受进一步治疗。此前老人因严重肺部感染合并慢阻肺、心脏病等多种基础疾病入住市六院心内科,经过半个月的治疗后情况好转。“光这个月就下转14名好转患者至护理院,进一步减轻了医院的床位压力。” 杜乌林说。元旦以来,我市医联体牵头单位共接受上转患者1159人、下转患者218人。
眼下,市三院共开设3个重症监护病区,“上个月的疫情感染高峰期,ICU病床可谓一床难求,现在这一现象已经有所缓解。这几天,医院重症监护二病区每天都有病人成功脱机。”韩旭东说。
市卫健委医政处处长陆小鹏透露,目前,全市感染高峰平稳度过、重症救治有力有序、社会秩序平稳安定,牢牢守住了“普通患者有药有医、重症病人有床有医、重症病例死亡率降至最低”的三条底线。
“疫情‘度峰转段’后,并不代表可以放松防护。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,市民仍应做好勤洗手、戴口罩等个人防护,同时加强健康监测,确保健康平安过大年。”陆小鹏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