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精英荟萃,智慧激荡;论剑江海,问道好通。
在12日下午举办的“好通”南通高质量发展战略研讨会上,来自国内交通、规划、媒体等领域顶尖专家从不同角度为南通精准把脉、建言献策,在思想碰撞中奉上真知,在智慧交锋里洞悉前沿,在深入研讨中推动“好通”南通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。
谋篇布局,交通当好“先行官”
两年前,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南通视察,点赞南通“好通”、沧桑巨变、生活幸福。谆谆嘱托,言犹在耳;奋楫笃行,不负厚望。南通加快建设“一枢纽五城市”进入大有可为的黄金发展期,跨越赶超的时间窗口期,“八龙过江”指日可待,全国综合交通枢纽呼之欲出,在中国交通强国大格局中扛起了“南通担当”。
作为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,中铁二院集团党委书记、董事长张敏很高兴成为家乡交通变化的亲历者、参与者。落实全国综合交通枢纽新要求,张敏建议:“全国层面应聚焦构建铁路大通道、空中大走廊、通州湾大港口建设,加快形成陆海联动、东西互济的双向开放新格局;区域层面全方位对接苏锡常都市圈、全方位融入上海都市圈,奋力打造长三角经济发展新引擎;城市层面应重塑城市立体交通体系,全面提升城市交通运行效能。”
“江苏是交通强国建设第一批试点单位,南通有基础、有条件、有责任为交通强省建设探路示范,努力成为交通强省建设具有鲜明特色的南通样板放管服改革先行区。”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城市交通与现代物流所总工程师姜长杰认为,新机场、通州湾新出海口、北沿江高铁和通苏嘉甬等7条轨道、8条过江通道相继建成,南通将重构综合立体交通网发展格局,极大提升交通辐射能级,交通行业理应发挥好战略支撑和先行引领作用。
9月30日,沪苏两地政府签署《深化推动两场同步建设合作协议》。“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中,南通正全方位融入苏南、对接上海,逐渐由沪通大、小两个‘支点’深度蜕变成融入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的强支点。”上海市交通委原党组副书记、副主任,一级巡视员蔡军透露,沪苏双方紧锣密鼓地推进南通新机场报批程序,开展联合现场指挥部和项目公司组建工作,协商敲定了北沿江高铁经崇明岛越江接入上海铁路枢纽……伴随着交通发展机遇迸发,沪苏“同城一体”梦想成真。
规划引领,城市绘就新蓝图
交通,重塑一个城市的格局。江苏省政府原参事、省交通运输厅原厅长游庆仲长期关注南通的大交通建设,研讨会上他为南通如何把握机遇和优势把脉支招。“根据现在上海大都市圈的规划文本,南通可以和上海有关区域联合起来制定相应规划。”他建议南通把握跨行政区规划的大好机遇,促进沪通协调发展。
在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王凯看来,南通设施联通有优势,产业创新有潜力,滨江修复有成效,民生服务待提升。关于提升南通城市品质,王凯发表了真知灼见:提升对适老宜少的关注,营造步行舒适、丰富有趣的邻里社区单元,关注各年龄人群的身心健康,改善活动与休闲空间;针对创新人才、创新型企业的偏好,在文化底蕴丰厚、自然环境优美的风景地区培育新经济与魅力圈;打通沿江水脉绿廊,推动岸线融入城市,打造贯通、开放、活力、人文的活力滨水区。
建设畅联全国通达世界的枢纽都市、江海联动紧凑开敞的公交都市、绿色低碳智慧便捷的绿行都市,南通交通发展肩负意义非凡的使命。“在新一轮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背景下,南通应尽快启动新一轮《南通市综合交通规划》,同时组织开展并颁布实施《南通交通发展白皮书》,持续开展城市交通体检评估与近期综合改善治理方案研究,以及研究建立并推进新时期南通市综合交通规划研究编制体系。”南京市城市与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杨涛给出了后续工作建议。
优势转化,助推经济新跨越
如何把交通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、发展胜势?专家们见仁见智。
中国工程院院士、上海交通大学校长林忠钦建议南通围绕重点产业布局和创新方向,自主培育一批科技领域人才和创新团队,并引导其成为创新驱动的中坚力量,让人才愿意来,来了愿意干事业。“我相信在政府大力推进下,南通高水平科创‘策源地’的建设将不断深入,并逐渐显现溢出效应,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增添新的功能。”
“进一步放大创新驱动绿色发展的南通优势,把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。”新华日报社党委书记、社长双传学热情寄语:南通不仅要精彩展示高质量发展的南通模样,更要集中展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江苏风景。“从同城化迈向一体化,是南通晋级下一个万亿的新优势。”
把“上海北”建成令人向往的“北上海”,关于实施路径,游庆仲指出,“两地深化产业合作是第一步,产业需要高水平现代服务业来提供支撑。”同时,呼吁加强人才互动,重视新兴数字化交通产业发展机遇。
有风景的地方就有新经济。在张敏看来,南通可以规划构建旅游轨道交通线路,打造交旅融合示范线。建议利用既有宁启铁路开行融合南通特色,深度定制的旅游专列,串联沿线景点,并在车上设置艺术南通、休闲娱乐、高档餐饮等业态,打造快进漫游的旅游新产品、旅游新业态。
新华社江苏分社副社长、总编辑段羡菊表示,将发挥好智库功能,为南通与上海、苏南及长三角在交通互联、产业相融、民生共享、政务互通等方面建言献策。“在发展格局上等高对接,意味着两地在思想观念、营商环境、惠企政策等方面全方位看齐。”澎湃新闻总裁、总编辑刘永钢坚信,上海、南通这两座城市将真正的一起迈向全球化时代。
日报记者 朱蓓宁 严春花